中美建交四十周年

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档案解密 (连载中)

作者:   来源:中美印象  已有 4256人浏览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1978年12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出一条影响世界格局至今的新闻,中美实现邦交正常化,中美两国人民在经历30年的隔绝后,重新得以携手共进,开启两国全方位关系新时代。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四十周年,然而面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恶化,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受益者——一位在美国求学的80后中国青年,饮水思源,对40年前那些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贡献心力的前辈和先进表达无限感佩之意之外,也想透过档案资料,再现40年前中美谈判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未曾言说的秘密,让更多国人,尤其是当下中国的年青一代,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脉络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中美印象》将以周报的形式,通过对档案的解读,建构起40年前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的历史叙事,追忆前人贡献的同时,也祈盼能为深化今后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贡献微薄之力。

未曾言说的秘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密档案(一)

 1977年5月22日,卡特总统应邀在圣母大学发表演说。通篇演说展现出他在执政初期欲团结美国社会与建构美国全球领导力的雄心壮志。在谈及中美关系时,他指出“美中关系是联邦政府全球政策中的核心议题”, 认为“中国是维系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他同时表示希望与中方紧密合作以便找到美中之间存在的困难并寻求解决之道。(点击查看更多

未曾言说的秘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密档案(二)

  从已经解密的档案来看,布热津斯基在美中建交谈判结束后不久就有关对台军售的相关意见致电卡特总统,汇报了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武器控制及裁军委员会(US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Agency)的磋商结果:如“小牛”导弹的库存供应、“鱼叉”地对地反舰导弹、榴弹发射器、巡逻舰等新型武器的相关配售,这些武器和弹药的供应可以有效地应对中共的185冥河导弹驱逐舰。点击查看更多


未曾言说的秘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密档案(三)

  “台湾牌”显然并不能阻止和延缓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它也并非是中美两个大国博弈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王牌”。只是如今跨越40年的历史时空,面对今日美中台三者关系的变化,“挟洋自重”的蔡英文总统不仅没有蒋经国总统面对中美关系变化时的“庄敬自强”,也似乎忘记了民主、自由与人权的价值,永远不会高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面前,高谈自由民主人权的共同价值追求显得颇为不谙大国博弈的政治与经济现实。当“台湾牌”变身为一个被价值观包装好的“筹码”,这个“筹码”本身所引以为傲的价值之光也就黯然失色了。(点击查看更多


未曾言说的秘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密档案(四)


   1978年12月27日,克里斯托弗一行抵达台北。在台北松山机场迎接他们的只有钱复和几名随从,场面极其冷清,与昔日美国高官访台时的热烈场面大相径庭。当克里斯托弗的车队刚刚驶出机场大门时,一群抗议的台湾民众拦住了他们的去路,紧接着油漆、鸡蛋、烂泥、西红柿、石块纷纷袭来,车队被迫停了下来,狂热的人群中,还有人爬上车顶,乱踩乱跳,甚至有人试图掀翻车辆,抗议之声此起彼伏。(点击查看更多

未曾言说的秘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密档案(五)

   特总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巴拿马问题解决之前,我不想在中国问题上有任何举动。这时参议员和一些‘亲台集团’的成员对巴拿马运河条约正犹豫不决,任何对台湾的行动都可能使他们反对我们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协议。”点击查看更多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1日 来源时间:2018年04月06日
分享到:

留 言

网友留言为中美印象网网友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不代表本站观点

中美建交四十周年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