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炳民教授与苏丽凤女士,苏为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
美国西岸时间2018年10月24日,美国共和党著名华裔元老祖炳民教授的夫人傅虹霖女士在洛杉矶San
Marino自己娘家大弟弟傅中先生的家里安然离世。傅虹霖出生于1938年,11岁时随曾任中国远征军工兵总指挥官的父亲傅克军将军撤退台湾,22岁坐着自己父亲最好的战友~李弥将军派的车赶往台北桃园机场登上飞往美国纽约的航班,之后获得纽约大学的博士学位,编写了《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一书。1966年,她与祖炳民(John B. Tsu)教授在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结为伉俪,在祖教授离世后13年去天堂和她一生挚爱的先生团聚了。
得知噩耗后,我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祖太太和祖教授没有子女,祖教授过世后她被接往洛杉矶与自己的大弟弟一家生活。我是留学后期到至今回美国都居住在傅家。家里与我同辈的都是男丁。我与几位兄长年龄相差悬殊比较大,平日里只有父母二老、老四、祖太太、管家、护工一起居住在宅院里。祖太太虽年龄足够当我的祖母,但我随几位兄长一样称呼她“大姑”。
在傅家的日子,傅家爸爸给我口述抗战史和有关台湾的一切,时常也会很骄傲地讲起关于他大姐夫~祖教授的一些故事,比如当年是因祖教授的身份和地位,祖太太回大陆很快找到了1949年遗留在大陆老家的小妹妹,并接往美国与亲人团聚。美国1979年与大陆正式建交后,祖教授到台湾安慰宋美龄和经国先生时顺势请求批准自己的岳父傅克将军到美国定居,这一请求最终得到了宋美龄的批准。祖教授帮助老布什竞选总统时,傅家在洛杉矶的公司办公室曾用来作为助选办公点,家里还有一张傅家爸爸与老布什的合影。还有小布什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家里的二哥去前线的一些故事。总之,傅家爸爸有讲不完的故事,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也是在傅家我见到了一些台湾地区的政界人士及蒋宋家族的后人。傅家对我这位大陆小姑娘比较爱护,我被安排住在大哥大嫂曾住过的房间,大嫂是美籍日本人,出身外交官家庭,父亲曾在联合国任职,也是70年代被邀请访问过中国大陆的日本外交官。我挺喜欢这位和善的日本大嫂和她的两个女儿,平日里我也会研究如何给两位侄女提高中文。我很享受住在他们一家住过的房间,里面有独立的书房和衣帽间,空闲的日子里我就窝在书房里翻看傅家珍藏的各种书籍。
傅家虽是做企业发家,但实为军人世家,迄今三代都从过军。爷爷是抗日将领,父亲辈都在台湾服役过,傅家二哥当年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毕业后入伍,以海军陆战队作训第一名成绩结业后奔赴伊拉克前线,参与了逮捕萨达姆的弟弟的行动,退役时是海军陆战队的上尉,最后又攻读了MBA接管了家族企业。
硕士是家里的基本学历了,这样的家庭里的藏书自然是丰富而珍贵的,我窝在房间看书时常看到饭点,管家上楼在我门外喊“小姐,下来和先生、太太一起吃饭了……”那场景和话语总让我想起民国电视剧里的情景。每当这时候我才会放下书下去用餐,饭桌上又兴致勃勃地分享我看的一些书。傅家父母总是很乐意听我讲述自己的一些想法,尤其是傅妈妈,她是一位在台湾出生长大的上海大家闺秀,性情十分温和、耐心而细致,在异国他乡给予了我许多陪伴和鼓励,在美国我做的很多事都是她在背后给予我帮助和支持。我十分享受甚至有些依赖有她的时光.
2018年11月过完感恩节后,傅家父母准备开始收拾大姑祖太太生前的遗物。因为祖教授生前曾与多位美国总统有过一些交往,并奔走于大陆、台湾和美国之间,所以傅家父母对于祖太太留下的资料十分珍惜,整理资料的人必须是他们了解和信任的人,并且能看懂中英文和熟知美国、大陆、台湾地区的一些政治人物。我平日爱看书,也正好符合这些要求,就这样,命运将这个光荣的任务分配给了我。我也欣然接受了。
傅家和邓家的交集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傅家是四川(现重庆)长寿最大的地主,傅家爷爷和邓公是同龄人,曾师从同一位老师。在1949年山河动荡的时刻,邓公曾秘密派了一位共产党人到昆明劝说同为四川人的傅家爷爷投诚起义,留在大陆。傅爷爷最终趋于复杂的形势拒绝了,并让联络人转达自己对四川老乡邓公的谢意!身为国军将领并知道对方身份的傅爷爷并没有加害传话人。1987年,傅爷爷在美国洛杉矶收到来自他与邓公共同的老师的来信,信中讲述到邓公的改革开放,并邀请他回大陆探亲。阔别故土近40年的老将军感慨万千,计划回大陆看看。可惜1987年年末老人家突发心脏病离世,最终未成行,留下终生遗憾。之后,傅家作为台胞,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回大陆投资开公司和办厂,至今分公司一直在上海川沙。
2017年初,傅家爸爸第一次给我讲起这段往事。当时讲着讲着他还自己说起了四川话,说傅爷爷讲四川话和邓公的口音是一样的,言语里流露着他对自己父亲的怀念和对邓公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敬意。我当时听着都有些动容,想起了那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余光中的《乡愁》。所以当听到祖教授与邓朴方相识时,他们格外惊喜。
第二个惊喜就是我发现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也与祖教授有过多次工作上的会面来往。郑主席的爷爷是抗日名将郑洞国,当年与傅爷爷同为远征军中的将领,是非常要好的战友!只不过郑将军在辽沈战役被俘虏后一直留在大陆至去世。我是2018年1月陪同陈纳德将军外孙女Nell女士到民革中央与郑主席会面,当时一同在场会面的还有我熟识的卫立煌将军的孙子卫智先生和李济深副主席的孙女李蔼君女士。晚宴席间,我将傅家爸爸编写的一本远征军的书送给了郑主席,当时郑主席非常惊喜,因为他说这么多年总算知道了自己爷爷当年一位非常要好战友后代们的情况了,并询问了傅家的基本现状。当时因为时间和场合原因,我还没来得及多介绍祖教授。或许郑主席也没想到自己在10多年前的工作中有来往的美籍华人祖炳民教授正是他爷爷当年战友的女婿。整理资料的过程是辛苦并快乐着的……因为总是会发现电影情节般的故事,打开了许多尘封的家国往事。
我感慨祖教授这一生都是在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无论是对亲朋好友还是对学生和政治同仁,他永远都是在不计得失地帮助他人。祖太太这一生是幸福的,祖教授直到生命尽头都宠爱着她这位傅家大小姐。祖教授走后,祖太太大病了一场,时常去祖教授墓前流泪呼唤祖教授的名字,问是不是真的会有来生。起初一度不愿意离开旧金山半步,理由是离祖教授更近……
我按老人说的路线步行了约10分钟果真看到了西东大学的大门。我这次来西东大学距祖教授和祖太太在此结婚的1966年已有53年之久了,距祖教授离开西东大学迁居旧金山也有42年了(祖教授于1977年搬往旧金山)。之前因为祖太太生前最后几年健康状况很糟糕,所以她与外界基本断了来往联系。因此在我到西东大学之前傅家父母并不确定我能在那儿找到祖教授的一些资料。毕竟我当时谁也不认识,而且时隔这么多年那些曾与祖教授共事的人都退休了。可我向来性情执着和自带几分闯劲,尤其对于自己感兴趣并认准的事,一定是勇往直前的。
我进西东大学的校园逛了一会就沿路问Asian Study专业在哪栋楼。我就这样一路问。当我走到一栋楼的二楼时,一侧头看到一间办公室的门上贴着一个“福字”,类似那种国内春节贴的窗花。我顿时感到有点惊喜,直觉告诉我这间屋子肯定是与Asian Study专业相关教授的办公室。紧接着我听见断断续续教读中文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来源的方向走到一间教室门口,果然看见一位中年女华人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我站在门口想是等这位女教授下课后我去主动攀谈还是如何。最后我决定先进去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边听课一边等下课。一是我想教室内突然多了个人,肯定会引起教授的注意,这样一来教授肯定会主动来和我讲话。我再说明来意。二是我当时确实有点累了,穿着高跟鞋走了一路,外面还下着雨,比较冷。进教室坐下我能歇会和取暖,不管这位上课的教授是否知道祖教授,我下课了都会去给她讲我的来意。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一进去就引起了教授的注意,没一会教授径直向我走来,她大致从我的外形气质里已判断出我是中国人,一开口就对我讲中文,问我是来选修她的课还是其他事。我说明了来意。在当我说出“祖炳民”这个名字时,我在她脸上看到了惊讶的表情。因为是在课堂上,她问我是否愿意等她上完这节课再说。我当然是愿意的。从女教授的表情和话语我判断她不仅知道祖教授这个人,可能还有些渊源。就这样我在教室里一直等到下课。一下课,女教授就走到我面前很激动地说太巧了,她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中文教育的书,祖教授是美国中文教育的鼻祖人物,就是她写的重点人物。
没想到我这样一路找到西东大学,正好遇到一位了解祖教授的人。这位女教授叫陈冬冬,江苏常州人,90年代从大陆到美国留学后就一直留在美国工作了。那天下课到她办公室后,我们俩都有些惊喜和激动,都感觉相见恨晚!她之前是系主任,过去系里和祖太太还有过联系,后来就失联了。她做梦都没想到我一位小姑娘今天会来专程到西东大学了解祖教授的故事,而且是在谁都不认识的情况下来的。她被我的勇气和执着感动了!我告诉了她一些祖太太的情况,她感到惋惜。我也问了杨立宇教授的情况(杨教授是台湾人,祖教授的好友,也曾任西东大学Asian Study系主任,邓小平会见他时第一次公开提出“一国两制”,并达成公派政府人员到西东大学学习的协议)遗憾的是杨教授不久前刚过世了。那天最后是陈冬冬教授开车送我到火车站。走时她说随时欢迎我到西东了解祖教授的事,她会全力配合的,也真希望我能到西东大学学习。我们约好2020年夏天再见。
真的不知道是我幸运还是祖教授在天之灵保佑我,我就这样联系上了西东大学的相关教授。那天在车站等回纽约的车时,碰上一支乐队在演奏我最喜欢的英文歌曲《You Are My Sunshine》。心情大好的我不禁驻足,和着节拍一起哼唱了起来!那时我们谁也不曾想到在2个多月后,等待人类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劫难!随之中美关系也经历着至暗时刻!我也不曾想到1年后自己也真成了西东大学的学生.
2020年1月底,我回到湖北老家准备吃年夜饭和祭祖后再返回北京家里,没想到等待我的是一场大劫难。1月25日全湖北省封省,直到4月初才开解封。这期间我被通知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那时的湖北就是战场和人间地狱,一切物资都是紧缺的,全国都在支援湖北,也没有核酸检测,只能先熬着……
大年初一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嚎啕大哭。在漫长的等待期间,看中美印象网的文章成了我消磨恐惧的方式的之一。也是那会儿,刘亚伟教授让我做网站的特约撰稿人。虽然那会儿我每天一睁眼都有发病和病危的可能,但刘教授让我做特约撰稿人时我还是欣然接受了!我一直在自我暗示不会有事的,我想自己这次一定要平安健康走出湖北!也是在那段时间,我决定将我整理的祖教授的故事先独家委托刘教授先在中美印象网站上连载刊登.
2020年9月,在做了近2个月准备的情况下,我最后顺利拿到西东大学斯德尔曼商学院MBA的录取通知书,成了西东大学的学生!我十分欣喜,因为我觉得自己离研究祖教授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又近了一步。
此刻我听着莫文蔚的那首《当你老了》,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根据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When You Are Old》所改编的。在悠扬起伏的旋律中重温祖教授的一生十分感怀。有时我会想如果祖教授活在当下,或者他与卡特总统、他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一样长寿至今健在,意识清醒,面对如今的世界格局和中美关系,他会说些和做些什么?
世间的美好环环相扣,感恩命运的安排,让我一位90后的后浪有机会走近祖教授这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我最敬仰的两位教授一位是祖炳民教授,一位是刘亚伟教授。我曾公开说,Nell女士(美国抗日援华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孙女)是我在中美各方面交流实践工作的引路人,刘教授是我中美关系史的启蒙人,在天堂的祖教授是我的精神向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中美印象网站上连载祖教授生前的故事,欢迎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近祖教授。祖教授不仅是华人的骄傲,他的人生故事折射着一代华人的奋斗史,也是包含着中美这两个大国在上个世纪历经的各种悲欢离合。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