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正在成立一个名叫“中国屋” (China House)的机构。这个新机构的职能是什么?将会如何运作?它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如何?它的成立对中国将会构成什么影响?
根据美国官员的透露,“中国屋”是一个由美国国务院各部门共同组建的综合团队,目的是跨越不同问题和地区来协调和实施美国的政策,在必要时与国会合作。
2021年2月10日,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新的中国工作组。中央情报局去年10月6日也宣布成立一个高级别的“中国任务中心”。
“中国屋”可能将会与上述两个机构进行配合,国务院一位发言人表示,“中国屋”是国务院范围内的一个综合团队,用于整合与中国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根据《外交政策》的披露,这个机构是一个专注于跟踪中国全球活动的中心化枢纽,追踪中国在全球主要国家日益增长的足迹。未来可能会增加20至30名工作人员,这意味着从国务院“中国屋”目前的25人增加到60人左右。
国务院专门为“中国屋”设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并正在进行装修改造。据知情人士说,新机构估计要到2024年才能正式开始运作。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机构的实际领导人是谁,以及它将会向谁汇报工作。这个人也许是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国务院官员拒绝提供有关其人员配置的详细信息。
美国设立“中国屋”的战略意图
美国前驻新加坡大使戴维·阿德尔曼说:“国务院内部的这一举措并不令人意外,清楚地认识到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这种关系。” “中美将受益于更多用于这种关系的外交资源。”
曾担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和国务院中国事务部的职业外交官理查德·鲍彻(Richard Boucher)认为,“中国屋”的有效性将取决于总统给予它的支持程度,“如果中国屋只是成为华盛顿官僚机构中的另一个参与者,那么它将无权对中国实施一致的政策,而新实体将导致政策混乱。”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在老布什任内出任过总统特别助理兼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的包道格(Douglas Paal)认为,“美国政府正试图回应公众和内部的评估,它想向国会和公众表明,它正在有效地准备和处理这个问题,通过投入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向世界展示如何为美国获得最好的结果。”
在国防部和国安会都任过职的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库珀(Zack Cooper)表示,虽然还没有很多关于这个新机构将如何运作的细节,但它的成立说明美国正在采取严肃态度。
投入更多人力、物力
美国前国务院官员以及华府观察人士对国务院增加人力和物力来应对中国表示支持。
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长戴博表示,明确的权力界限和自己的预算对于这个机构的运作至关重要。“我希望它以一种连贯的方式融入现有的国务院官僚机构,否则它不会持续下去。”
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亚太安全事务主任克罗宁(Patrick Cronin)认为,“中国屋”的创建代表了一支不断壮大的外交专业团队,关注中国在全球各个地区开展的多方面活动,它将加强美国的外交政策。”
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过政策顾问的一位人士表示,美国国务院处理中国事务的方式与处理其他国家的方式相同。它涉及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与中国同行的日常外交和领事互动;另一个是外交政策方面,由国务院的政策规划者和高级领导人来处理。
还有观察人士认为,建立这个新的机构还可以通过吸纳美国务院所有与中国有关的部门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代表,来减少内部围绕政策的地盘之争。
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卡米尔·道森(Camille Dawson)告诉国会议员,国务院正在申请拨款以增加人手,以扩大针对中国的信息战。
新机构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有人认为,美国面临的真正困难并不在于是否需要一个这样的机构,而在于能否获得足够的关于中国的正确认识。
前美国外交官、现任维拉诺瓦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的黛博拉·塞利格森认为,真正紧迫的问题是“要确保美国能够长期地培养有水平的中国问题专家,但是特朗普的一系列毫无逻辑的政策已经使得这个努力变得困难”,她主张重新评估那些拥有第一手中国经验的人的安全审查程序,称自特朗普政府以来,这似乎变得更加漫长。
包道格说,任何新机构的成立不可避免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在成立了这个新机构后,不同人员之间将会面临协调上的困难。彼此之间会有相同的意见,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将需要部门内部的协调,以及跨部门的协调。
除了新机构一般都会面临的挑战外,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还提到了“中国屋”所特有的一个挑战。包道格还认为,招募对中国感兴趣、有经验的人,然后说服他们有一条职业道路可以走,“这将会面临人事、官僚体制和组织方面的巨大挑战。”
还有一些观察人士警告说,新的官僚机构可能会阻碍而不是优化资源配置。不过,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库珀则说,“我不认为这些新设立的官僚机构会使协调变得更加困难——他们会使协调变得更加容易。”
华盛顿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成斌(Dean Cheng)认为,如果国务院的“中国屋”只是把一批中国问题专家聚焦在国务院的话,这是一种重复设置,因为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都有各方面的中国问题专家。“如果你要建立一个‘中国屋’,我实际上更希望看到的是国务院召集一组中国专家,其中包括来自财政部、商务部、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中国专家。国务院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外交和峰会之类的事情,还要考虑贸易、投资,考虑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以及西方在中国的投资。”
他倾向于让财政部和商务部等负责经贸问题的部门而不是国务院和国防部发挥主导作用,就像特朗普政府时期把经贸问题置于其对华政策的核心一样。“中国目前不太可能与美国开战,但它每天都是美国在经济、金融和技术上的对手。”他说。
日本的反应
美国政府利用内部资源应对中国的努力最近得到了日本的回应。5 月 30 日,日本外务省宣布成立内部战略小组,负责收集和分析“与中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信息”。(整理人:王盖盖,大外交智库创始人兼院长、大外交智库“中国外交风险评估”项目主任;徐青蕊,大外交智库实习研究员)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