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120多天的俄乌战事还在继续,俄乌事变导致国际局势持续发生深刻演变。早已存在的美西方阵营借机要求各国“选边”,甚至施压中国表态反俄,否则就扣上“支持侵略”的帽子,还成功地把“中立国家”瑞典芬兰拉入北约军事同盟,并让域外国家,如日韩等国也参与北约集团活动。一时间,美西阵营“声势浩大”“如日中天”,无论刚结束的G7峰会,还是北约峰会或许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
有朋友认为,为了对付美西方阵营的威胁与施压或许会出现“中俄阵营”,甚至认为这种阵营正在形成。对俄乌事变对未来国际格局及自身核心利益影响的评估是个重大问题。
01美西方阵营并非铁板一块
先看美西集团,无论自诩“灯塔”的美国,还是主要欧洲发达国家都是危机重重。的确,俄乌事变给美西方“团结对外”,调整加强阵营的机会,但这并不未改变其内部矛盾。美国内部分裂,经济问题,种族矛盾等等,使拜登行政当局步履维艰,如临近的中间选举失利,拜登就可能成为“跛脚鸭”。英国,与欧盟解约危机,与新的国内分裂正在酝酿;德国呢?其他参与对抗的欧洲国家呢?都因制裁俄国或多或少面临经济能源困境。美西们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从未不打算直接参战。他们只准备“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而从不准备战斗到最后一个美西人!在宣示对立陶宛“坚如磐石的支持”后,美国人又退缩了,不敢与俄国直接对抗。关键时刻,“美国人靠得住吗?”的问题,在继阿富汗,乌克兰及立陶宛之后还会上演。针对美西方制裁俄国在能源问题的反制导致美西方各国分歧严重。
而美西们对待科索沃与乌克兰的双重标准,使人们对美西方的人权与民主,虚假谎言,抹黑中国的卑劣手法看的越来越清晰。依靠造假抹黑等不道德行为打压对手,正成为美西方堕落与衰退的基本特征,说明他们已毫无底线,而这些言行在世界面前失去说服力。如同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行为后,却反诬人口倍增的新疆有“种族灭绝”一样令人不耻。无论是美西方诋毁中俄作为对手而不择手段,还是美西日们努力割裂全球化进程,“不顾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死活“的自私行为,都使其自诩的世界“灯塔”黯然失色。从近来的国际形势看,美西方做法越来越不得人心,自命”道德高地“遭到严重质疑。“顺我者昌”,谎言虚伪等卑劣行为,正在毁掉美国自身在不少国家知识分子中的“光辉”形象,搞”小圈子“和私人俱乐部,拿私立规矩代替国际法及国际公认的准则不得人心。
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共同体等是以不损害中小国家利益为前提的”五湖四海“的倡议,抹黑中国倡议,也不能回避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国家援助甚至干涉内政,没能解决经济问题等现实。此外,美国称霸与欧洲利益并非完全一致,欧洲多国未必都想搞坏与中国关系。在中国威胁论的鼓噪下,为阻止中国发展,以“国家安全”为名拉盟国共同制裁华为等民营企业,煽动西方国家与中国“经贸脱钩”,不卖高新技术等做法。对美国倒行逆施,连美国国内都看不下去,更不要说其他西方国家也都各有打算。针对中俄等一系列制裁行为最终导致美西方多国通货膨胀,能源危机,不得人心。
从现实情况看,美西方阵营作为冷战产物在俄乌事变中继续发挥作用,不过目前说美西方已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反中俄阵营”似乎尚早。客观意识形态上它们“痛恨”中俄,但美西方还找不到”中俄勾结“的证据。美西阵营目前主要针对俄国的欧洲方面。一个俄罗斯已足够美西方头痛,此时把中国“推向敌方“,无疑是“自杀行为”。硬把中俄捆绑在一起,等于增加美西方”各个击破“的难度。因此对华还处于”拉打结合“状态。但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正设法使欧洲盟国更多地介入亚洲事务,特别是中国事务,未来美西方阵营可能更多地针对中国,而干涉香港失败的英国是其积极的帮手。
02中俄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阵营”
中俄之间虽然是“合作无上限的”“背靠背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并非军事同盟。针对美西日们对中俄威胁和制裁建立某种意义上的“统一战线”是可能的,中俄之间越来越多的对美西协同配合是“自然形成的”,北约东扩是俄乌战事的始作俑者,台海问题美国脱不了干系。在反对北约东扩,反对干涉台海问题上相互支持也是必然的。然而,中俄在对俄乌战事的看法未必完全一致,而中国对此明确选边也有违公允。
在笔者看来,第一美西方阵营就是针对中俄两国的?有此成分,但还需观察。第二建立阵营需有若干层次的支撑,如美西集团政治经济军事多方位结构都现实存在,如美英同盟,北约,欧盟,五眼联盟以及多个双边同盟等等。中俄之间虽然有上合组织,金砖会议等国际安排,但都还相对松散,不具备盟国性质,也没有相互提供军事支持的军事条约协议。另外如果建立阵营,由谁来领导?俄国吗?还是中国?
首先看俄国,目前俄国被逼在乌东出手,在军事层面上虽有些优势,但未来形势尚不明朗,支持俄国行动的国家并不多,多数国家在对待俄乌冲突上很难表态,即便看不惯美西北约恶性东扩,但也很难在道义上明确支持俄国直接武力解决问题。因此若俄国成为“阵营领导”恐合者盖寡。仅以独联体为核心或许能组织起部分国家参与,不过不易扩充发展。
再看中国,就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念与实践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为贵”等都是以搞“五湖四海”为原则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否真的主动参与“阵营对抗”值得思考。其次,中国似乎并没有准备好“当头儿”,邓小平当年留下的“不当头”的遗言似乎还有影响,换句话说,中国建立阵营,是否能在国内精英层形成共识?中国是否已准备在国际上当头儿?准备放弃“不结盟”政策,建立阵营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国家能成为“阵营成员”,中国是否准备为“朋友两肋插刀”,而“阵营成员是否也真的准备为中国拼命”?都是问题。
与美西国家,如北约国家大多价值观,发展水平等大体一致相比,其余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复杂,无论价值观还是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建立同盟的基础薄弱。即便中国与某些友好国家间建立同盟,会不会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助同盟。中俄关系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政治和利益层面,正逐步形成在针对美西集团挑战与威胁,制裁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对此次俄乌事态的“平衡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不过也受到美西激进势力诋毁和抹黑。与美西方价值观和国际立场差异日益显现。
当然,随着形势发展,中俄间是否建立联盟,两国性质进一步转变成同盟也是有可能的。这主要取决于美西集团的进攻型做法如何发展。在中俄核心利益受到美西方严重威胁,必须联盟自保之时,中俄建立同盟就是必然的,或说必须的了。人们都还记得1950年2月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就是“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的再起及日本或其他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新同盟可以解释为台海及乌克兰之类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同时受到侵犯)现在这种情况是否还会重新发生?不过未必就是对抗美西方的国际阵营。另外,按照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国会把第二世界视为可以团结的对象。
03亚太地区能否形成反华阵营?
首先,亚太形势与欧洲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亚太国家中受到美国影响最大的是日韩澳新等,这几个国家本来都与美国是军事同盟关系,彼此之间本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军事合作。此次俄乌战事,美国借机要把这几个盟国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抗中国的阵营。
就日本而言,日本自七十年代就在强调其“西方一员”立场,这次俄乌冲突日本更旗帜鲜明站队,无非是指望“有事”时美国出手。为了牵制中国,阻止中国完全统一,在台海问题指望美国。不过这些指望都未必会成真。姑且不论日本多数国民是否愿意“再次捆绑在战车为国献身”,历史包袱始终使日本难以成为“普通国家”。
日本现行宪法与安全政策与相关法律都不允许其在军事上走得太远,特别是“集体安全问题上”,日本政府虽通过“解释宪法”不断突破禁区,但只要宪法第九条不变,日本以武力参与任何国际冲突都是违法本国宪法的,也是非法的。同时也有触犯联合国宪章之虞,宪章第53条“但关于依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对付本条第二项所指之任何敌国之步骤,或在区域办法内所取防备此等国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骤,截至本组织经各关系政府之请求,对于此等国家之再次侵略,能担负防止责任时为止,不在此限。”第107条“本宪章并不取消或禁止负行动责任之政府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宪章任何签字国之敌国因该次战争而采取或受权执行之行动。”
因此,尽管日本国内右翼势力鼓吹改宪,扩军与提高军费和调整安全政策等已引起亚洲国家广泛担忧。而日本国家是否真要公然触犯宪法规定的“不承认国家交战权,不得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规定,触犯联合国宪章相关条款而出兵参战值得怀疑。而且中俄等常任理事国也可以启动宪章相关条款反制日本。
可以说内外政治体制都制约着日本可能的军事行动的能力,放弃和平原则强化军事未必会给日本带来真正的安全。而且不管日本与美国关系多“铁”,不管日本要干预国际事务多积极,只要日本与中俄朝韩等邻国关系恶化,想成为“大国”或常任理事国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社会的事儿,美国一家说了不算,日本做法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国家的认可,更不必说与最大经贸伙伴对抗可能给日本带来实际损害了。
韩国的情况就更复杂了,尽管是美国盟国,尽管美国拼命在拉韩国入伙新的军事组织,但无法解决其面临的南北问题和安全问题,对美日韩同盟,对日本警惕都使韩国心有余悸。彻底得罪中俄,全身心地投入美国怀抱,绝非是韩国的最佳选择。70年前的战争就是先例,包括东盟在内的多数亚洲国家都不会淌美国围堵中国的浑水,这个反华阵营难以实现。
总之,国际格局处于空前剧变中。各种势力与利益交织,各国都难为阵营利益而不顾本国死活。包括自认阵营盟主的美国也从不“舍己为人”,其实际做法往往是损人利己。那么其他盟国将何以自处呢?美西阵营在俄乌冲突中或许出现利益一致而显示团结,但在利益相左时则难以协调。中国一贯认为美西方立场不代表国际社会的立场,更不可能代表世界。美西阵营这次表现“抢眼”,但大多是为了自保(与冷战时期相似),由于过往恩怨而主动对抗者有之,不过多数国家想避免冲突。未来新的分化,站队会持续发生。但即使视俄国为“死敌”的美国也在摸索与俄国妥协办法,而那些要跟俄国“死磕”的国家未必能笑到最后。
中俄两国有广泛共同利益,特别是反对美西方霸权上,为了对抗美西方的制裁与威胁,中俄已逐步形成对美西方“共斗”体制,甚至可能出现中俄联盟,一切将取决于中俄各自对国际形势及核心利益受害程度的判断。但是否准备建立反美西方阵营还有待观察。鉴于中俄历史“过节”与现存差异,笔者持谨慎的保留观点。
亚太地区不是美西方的自留地,多数国家不愿选边站队,很难形成反华阵营,即便有日澳等“美粉铁杆儿”,也心怀鬼胎,难成气候,即便美西们在拉拢新的加入,但各自利益所系,若即若离难有大的作为。大家支持的观点是:中国首先办好自己的事,保持稳定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实现国家统一,确保国家安全与国际和平的根本所在。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