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智库新闻

卡内基高级研究员:中美贸易僵局如何解决

作者:   来源:海国图智研究院  已有 2513人浏览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本期编译:陈映潼,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文章信息
  原标题:Resolving the US–China Trade Impasse
  来源:Carnegie

  作者信息
  黄育空是卡内基亚洲项目(CarnegieAsiaProgram)的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经济及其对地区和全球的影响。

  编译摘选

  内容摘要:新一轮的关税已经使美国陷入了困境美中贸易谈判暂停。就在一个月前,人们还认为有可能达成一项结束贸易战的协议。那么,为什么这一过程会如此迅速地瓦解?未来的道路会是怎样的?

  就在一个月以前,中美似乎还有可能就贸易战的问题达成协议。然而一连串的指责和另一轮的关税使谈判陷入了停顿。为什么这一谈判过程会如此迅速地瓦解?结局又会是什么呢?
  在中国高层领导人将整套要求视为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之后,实际上,贸易协议的要求中国已无法接受。与此同时,华盛顿在其目标上变得更加统一,并意识现在不是达成协议的恰当时机。在这种情况下,鉴于问题的复杂性,许多人认为不太可能找到持久的解决方案。任何协议都更像是通过谈判达成的休战协议,将这一过程从一场难以驾驭的贸易战转变为一场更受监管的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始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双边贸易赤字的执着,以及他对中国购买一揽子刺激计划的渴望。这种担忧被认为是错误的,要求中国从美国购买更多商品而不是从其他国家购买更少商品的提议也被认为是错误的,这将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
  美国工商界对中国不公平投资行为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指控更难解决。拟议的规则并不能保证执行会很顺利,但一项真诚的协议比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更可取。
  然而,最终破坏谈判进程的,是华盛顿地缘战略家和政界人士的担忧,他们认为贸易战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他们的目标是让中国放弃其创新雄心,从而限制其挑战美国主导经济大国地位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是北京无法接受的结果。
  征收惩罚性关税更多的是将关税作为一种战术武器,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而不是遏制贸易赤字。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扩张,以及在开发人工智能方面日益激烈的竞争,突显出人们对安全的担忧。
  经常被讨论的安全担忧可能被夸大了,但政治影响不会消失。最近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可能会对华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会损害美国的创新能力,扰乱全球供应链。这些棘手的事态发展突显出,有必要重新考虑各国间知识转移的可接受规范和监管机制,同时认识到,中国的规模和国家角色赋予了它一定的优势。
  我们现在面临教科书上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它告诉我们,当两个理性、自私的行动者之间的信任破裂时,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最终双方的处境都会更糟。一个局外人能帮助打破僵局吗?
  欧洲过于关注国内事务,而亚洲作为受影响最直接的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然而,尽管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峰会上做出了保证,但“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强中国与邻国关系上仍需继续努力。停滞不前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给中国带来明显的优势也需时日,因为在如此多样化的参与者之间达成协议是困难的。中国对亚洲伙伴国的贸易逆差也不再如此之大。
  在亚洲内部,人们对贸易战在国内造成的后果看法不一。在东盟内部,越南或印尼等国可能会从中国的生产转移中受益,而其他国家则会因中国需求下降而受损。瑞银(UBS)的一项调查显示,迄今为止,大多数搬迁活动都转移到了美国和北亚(日本、韩国和台湾),而不是东南亚。
  但随着关税的提高,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未来将受益更多,尤其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其他地方,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更关心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野心,而不是贸易战的后果。总而言之,亚洲正处于分裂之中,无法采取有利于美国或中国的统一立场。
  这使得这个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大国——美国更容易利用自己在与中国、墨西哥或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双边贸易方面的优势。更有效和公平的结果需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方式。最明显的做法是重组世贸组织。特朗普领导下的政府将本能地反对这种做法,其破坏世贸组织的努力就是例证,尽管美国在裁决中表现良好。
  任何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都要从建立政治共识开始。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到一起的最佳选择是20国集团。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欧洲或亚洲大国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这一进程,中国担心这会限制其灵活性。
  但北京方面需要看到,强调其改革承诺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利益,这些改革将吸引其它国家围绕全球解决方案团结一致,即使美国不愿意这么做。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0日 来源时间:2019年06月09日
分享到:

留 言

智库新闻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