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大今天在北京开幕。再过一个星期,北京除习近平之外新的领导核心及其今后5年的方针政策就会水落石出。
关注中国现状和未来走向的人自然想了解究竟哪些人会主掌中国方方面面的工作。虽然“定于一尊”是常态,但主掌一个方面的领导人对这个方面的工作影响将非常重大。
比如,海外对谁会是中国外交“店铺”的店长和副店长就极为关注。
在2017年19大上,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进入政治局,坐上中国外交的第一把交椅。在此之前18年,负责中国外交工作的头面人物都与政治局无缘。次年,本来应该退休的王毅部长出任国务委员,这又使他可以在外交部长的位置再干5年。
5年过去了,关注中国外交的学者说,中国最近几年的外事工作可以说乏善可陈。如果论功行赏,杨洁篪和王毅都应该引咎辞职。但中国媒体对过去5到10年的外交情势的评价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即便如此,已经72岁的杨洁篪应该挥手告别了。按照过去“七上八下”的非正式惯例,已经69岁的王毅也应该去人大或政协“养老”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接替杨洁篪出任中央外办主任?此人还会是政治局委员吗?在各种约定俗成的规矩都可以被打破和中国外交环境极为恶劣的今天,一个猜测是王毅可能会顶替杨洁篪进入中央政治局,称为中国外交的掌门人。年龄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一尊”对他是不是信任?最后,他能否走马上任也要看其他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何看待他做了10年部长的外交部的工作。
另一个可能与王毅竞争这个位置的是前中联部长宋涛。宋涛在福建工作时与“一尊”有过交往,这应该是他在2015年出人意料出任中联部部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宋涛是2001年由中组部和外交部从地方选拔进入外交部工作的官员,先后在外交部和中央外办当过副部长和副主任。出人意料的是,2022年,宋涛突然从中联部长职位转任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按惯例,这是他将不被重用的调任。
出人意料的是,最近有迹象显示宋涛可能已经转任中央外办常务副主任,这意味着他可能顶替杨洁篪主掌中国的外交。宋涛1955年生人,也符合“七上八下”的规定。宋涛的“时来运转”的情况与应勇类似。(应勇曾在浙江与“一尊”有过交往,新冠疫情爆发后出任湖北省委书记。2022年4月,仅65岁的应勇突然转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是他在20大不能进入政治局的调任。孰料不久前应勇突然出任最高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也就是说他可能在20大进入政治局,并在2023年出任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目前看来,王毅和宋涛都有可能顶替杨洁篪,但后者有年龄和“经历”的优势,不足之处是没有大国外交的经历,仅在圭亚那和菲律宾这样的小国做过大使。与王毅相比,他也缺点外交官的气质。
更难判断的是谁会是王毅在外交部的接班人?
在2022年6月之前,呼声最高的是59岁的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6月,乐玉成突然被调离外交系统,改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各中原因不详。除非奇迹发生,乐玉成的外交生涯应该到此为止了。
另外两个人选分别是国务院台办主任刘杰一(1957年生人)和中联部部长刘建超(1964年生人)。从经历看,刘杰一有优势。他2007年就官至外交部部长助理,2013年出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2018年成为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2013年出任中国外交部长之前也是台办主任。)在台湾问题被日益国际化和美国不断拿台海局势冲撞中国底线的今天,让一个极富外交经验也深谙台海事宜的人出任外长职务符合逻辑和常理。
刘建超要比刘杰一小七岁,经历也不凡。他曾是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级领导,但2015年突然从外交部“出走”,进入中国的纪检系统,2017年任浙江中共纪委书记。2018年他又返回外交战线,出任中央外办副主任。2022年年6月,刘建超出任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再等5年依然有可能出任外交部长。
“一尊”对外交工作的重视有目共睹。2019年1月,一直在中共各级组织部门工作的齐玉(1961年生人)出人意料顶替张业遂出任外交部党组书记。齐玉也许可以保证中国的外交官都具有“四个看齐”意识,但应该不会有出任外交部长的可能。
其他几位被提到的外交部长候选人分别为马朝旭(1963年生人,中国前驻联合国大使)、谢锋(1964年生人,中国前驻印尼大使、外交部驻港办公室主任)、邓励(1965年生人,中国前驻土耳其大使)和秦刚(1966年生人,中国现任驻美大使)。如果中国要推出一位女性出任中国的外交部长,唯一的候选人就是华春莹了(1970年生人,现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